传统转炉主要的护炉方法以补炉、喷补及溅渣护炉为主。护炉成本较高,护炉效果不佳,无法确保转炉炉型的稳定运行,且每次补炉需要安排较长时间,影响转炉作业率,增加了组织的难度。同时溅渣护炉由于过程控制存在波动及阶段节奏紧张造成溅渣时间不足,护炉效果较差。而采取固渣护炉的方法可以节约静态护炉时间,有效保证静态护炉效果。还可以通过稳定转炉入炉条件,提高转炉终点控制及一次拉碳率,巩固过程护炉效果。而且通过确保良好的终渣状态提升溅渣护炉效果,大幅度降低转炉护炉成本及炉龄,提高转炉作业率。
异型管的固渣护炉具体操作步骤是:
1.倒渣面固渣炉次终点控制按照w(C)≥0.07%,炉渣R为2.7-3.2、w(MgO)≥6%控制;
2.固渣前大面炉次倒炉、出钢摇炉不得过低,尽量保持一定渣量,如终点w(C)<0.07%,适当减少留渣量;
3.将炉体摇至与平台平面夹角约30-45°,缓慢加入1.0-1.5t铁块;
4.直接摇至炉口低于平台平面夹角约20-30°,使铁块迅速均匀平铺后,将炉口摇到与平台夹角基本水平。
此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两个要点:
(一)终点碳合适,渣量小,终渣粘
摇炉过程炉长注意观察异型管渣量,如炉渣黏度适宜,加入铁块摇炉后不溅渣,静置2-3min后先加废钢再兑铁。过程中优先保证溅渣护炉,利用间隙组织固渣护炉,在前后大面出现亏料时采取静态护炉措施。转炉前大面优先使用连续的固渣护炉,原则上不安排静态护炉时间,耳轴及炉冒位置主要采取溅渣护炉、后大面一般采取静态护炉,可实现炉型稳定控制。
(二)终点碳低,渣量大,终渣稀
摇炉过程炉长注意观察炉内渣量及炉渣状态,如炉渣过稀,为了保证前大面固渣后平整,同时确保兑铁时不产生剧烈喷溅反应,应从炉口将稀渣倒出部分后摇到零位,采用低枪位溅渣,异型管溅渣时不得加入任何渣料,溅渣后再摇至炉口低于平台平面夹角约20-30°,使铁块迅速均匀平铺后,将炉口摇到与平台夹角基本水平,静置2-3min后先加废钢再兑铁。